《品格之路》品格的进阶:简历美德与悼词美德

知识背景:布鲁克斯和《品格之路》

作者: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品格之路》,它用一个独特的视角介绍了欧美一些了不起的人物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布鲁克斯还写过一本《社会动物》,他在这本书里,以一对夫妇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探讨了爱情、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

布鲁克斯就讲了一个道理。他说,幸福是我们在追求道德目标和培养高尚品格的过程中意外收获的副产品,同时幸福也是一个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培养了高尚的品格,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人生的幸福。

剖析自我:“亚当一号”和“亚当二号”

人的内心里住着两个小人,一个叫“亚当一号”,一个叫“亚当二号”。“亚当一号”渴望成功,想要出名,想要赚钱,想要听到人们的表扬。“亚当一号”并不是小魔鬼,相反,他很勤奋,工作起来非常投入,再苦再累都不怕。“亚当二号”则更加谦卑,他希望得到更多高尚的道德品质,他遇到问题总会瞻前顾后,生怕犯错。他对名利的兴趣不大,但非常善良,愿意帮助别人,愿意服从真理,愿意付出爱和友谊。

亚当一号”坐在前排,声音洪亮。“亚当二号”坐在角落,只会轻言细语,很多时候沉默不语。“亚当一号”很精明,处理起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好像游刃有余,从容不迫,见了当官的知道怎么打官腔,见了打工的知道怎么拉家常,见了知识分子知道怎么装得高深莫测,他很善于把一切变成游戏。“皮囊已锈,但污何妨。”“才高于志,土木形骸。”

“亚当二号”比较固执。看见舞台上的聚光灯,他会感到无聊,遇到酒席上的喧嚣,他会觉得寂寞。他有自己的原则,而且从不妥协。当年,“亚当一号”想要当官,想要当明星,想要去给某个P2P站台收红包,都是“亚当二号”劝阻的。

布鲁克斯的术语,“亚当一号”追求的是“简历美德”,“亚当二号”追求的是“悼词美德”。“简历美德”就是你在简历中列出的那些丰功伟绩,是你拿出去在别人面前炫耀的。“悼词美德”是你灵魂深处希望自己拥有的那种美德。

有一天,当我们垂垂老矣,到了风烛残年,亲友们为我们祝寿,他们一个一个回忆起我们这一生干过的事情,尤其是对他们帮助最大的那些事情。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最希望听到他们怎么评价我们?

思考:记得以前就了解过类似的概念,然后尝试写出:当你逝去时,希望在墓前听到其他人对你怎样的悼词。然后以此来指引和告诫自己的人生。

布鲁克斯说,如果你只听“亚当一号”的话,你或许会很成功,但是你无法了解生活的意义。只有听了“亚当二号”的话,你才会锤炼自己的道德内核,培养自己的智慧心。

思考:庆幸头脑中还有“亚当二号”。“所有能够教会我们谦卑的学问都是好学问”,“陷我们于无知的恰恰是我们的已知”

人生辩证法:名利的预防针

为了不把名利当做一回事,你要先得到一点名和利。如果一个人没有出过名,他就会特别想出名,最后会想出毛病。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我个人的理解是,如果你比较早的就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是会觉得比较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但尝到这点甜头之后,你就要提醒自己,出名也没有太大的意思,不值得再去追求了,因为你体会过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穷人最大的美德就是养活自己,不给这个社会增加累赘。

靠个人的努力过上体面的生活,是每个人对这个社会的义务。

思考问题:经济学讲最优规模。名和利是不是也有一个最优规模呢?你觉得名气多大,恰到好处,财富有多少,恰到好处?

思考:如果想要得到幸福,不一定去追求伟大的东西,但一定是在追求道德和高尚品质。心流是短暂的幸福。思考以前打游戏的时候,打游戏中能体会到短暂的心流,很幸福。但是关了电脑就不幸福了。

书中故事感悟

马歇尔在二战期间的事情:

二战时,罗斯福在军事上的决定都倚仗马歇尔的建议,总统对他的倚重犹如当年华盛顿对汉密尔顿的倚重一样。1944年诺曼底登陆之前,大家都知道,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的总指挥,必将名垂青史,因此很多将领都希望担任此职。

而在英美的诸多名将中,没有人比马歇尔更有资格来指挥这场战役。因此,只要马歇尔提出来,无论是罗斯福,丘吉尔这些领导人,还是艾森豪威尔、巴顿或者蒙哥马利这些一线的指挥官,都不会提出异议,这时就等他一句话了。罗斯福当时也直接向他表示,如果他要求去前线指挥这次登陆战役,他会任命马歇尔为英美联军总司令。

马歇尔同任何人一样,当然会心动,不过他是这样对罗斯福说的,首先他感谢总统给他这个机会,自己虽然有心上前线,不过如果总统因此而感到不踏实,他会留在总统身边。美国当时要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个战场上两线作战,诺曼底登陆虽然重要,但是毕竟只是一个局部战役。因此,罗斯福讲,如果你留在我身边,我会踏实很多。就这样,马歇尔把成名的机会让给了艾森豪威尔。

今天,诺曼底登陆已经成为历史,除了研究军事的人,大家对那场战役的细节其实已经不关心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意义也越来越小。但是,马歇尔后来在欧洲做的一件事情,影响却巨大,那就是对西欧盟国的援助。

作为美国的国务卿,马歇尔对当时的总统杜鲁门讲,德国和法国等深受战火摧残的国家,并不缺工匠和专业人士,也不缺乏重建家园的动力,但是他们缺少经济上的支持。如果我们能够援助他们,他们就会跟着我们走,否则,他们就会起来革命,最后投入苏联的怀抱。最终,马歇尔帮助欧洲人振兴了欧洲,维持了西欧的民主制度和自由的经济体制。

思考:马歇尔所做的这件事情,远比美军在军事上的胜利重要得多。从这些事情上,我们可以学到一个人应该如何修行,并且选择做什么样的事情。

思考:很多时候都说读书是为了养性,当我们有点理想的时候,未必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我们想法的支持点,但是在书中可以找到,这就让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自己的理想,也就做到了读书养性。

艾森豪威尔自律行为养成的故事

在《品格之路》这本书中还有一个故事值得分享,它揭示了艾森豪威尔自律的行为是如何养成的。他的这种品行来自于他的父亲和他的家庭。我们知道艾森豪威尔是德国移民的后裔,他的父亲保留了德国人的很多品行,包括自律。

艾森豪威尔的父亲是一个小业主,破产过,因此做事情非常谨慎,他不仅自己如此,也要求员工如此。同时,他因为担心自己破产会让生活过不下去,要求凡是在他公司工作的人,发薪水时,每个人每月必须主动将10%的工资存起来。

我们知道,今天美国大部分家庭的财务管理是一团糟,有一半的家庭连500美元应急的钱都不存的。艾森豪威尔父亲的这种做法和大部分美国人不一样,但是就是靠这样严格的自律,他才让自己的家庭能够有一个虽然不富裕,却体面的生活,也让他的员工和孩子有所保障。这种自律行为,让艾森豪威尔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军人,后来还当上了美国总统。

思考:我们常常讲底层逆袭很困难,其实身处底层,贫穷固然是一个最大的上升障碍,但是更可怕的是身处底层后见识缺乏,而且自制力缺乏。艾森豪威尔的家庭并没有什么钱,但是并不缺乏精神上的财富。他父亲已形成并给予他在品格上的财富并不少。

思考:对于每一个人,养性这件事都可以通过读书来达到。在中国,很多学习和自我提升需要不少资源和资金,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做到。而书籍相对来说,非常便宜。也就是说,通过读书养性,人们很容易获得不受他们家庭物质财富影响的品格上的财富。